少数民族饮茶习俗——摩梭人篇
摩梭人
摩梭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 》第二十三卷《郡国五》在校注定笮(今四川盐源)条里记载:“县在郡西,宾刚缴白摩沙夷有盐坑”。此后,唐称“么些”或“磨西”,宋称“么些”或“摩西”,元称“摩沙”或“么些”,明称“磨西”或“么西”,清称“摩娑”或“摩挲”。摩梭人的称谓,在浩繁的史籍中,有多种同音异字记载。《史记》和《汉书》称“牦牛羌”或“牦牛夷”。古代摩梭为游牧民族,称为放牦牛的人。
摩梭习俗
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丽江市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属纳西族一支。泸沽湖也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
走婚,是摩梭人的独特婚姻方式,摩梭人是母系社会,除了少数因为要增加家庭劳动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上没有婚姻制度。
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通过男到女家走婚,维持感情与生养下一代的方式。
直到现在,泸沽湖畔仍保留着母权制家庭形式,被人们称之为“神秘的女儿国”,这是让中外学者和游人最感神秘、最感兴趣的摩梭文化现象之一。
摩梭人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他们的所需物资紧缺,加上以牛羊为食,也没有其他新鲜的蔬菜来补充营养,这就需要喝茶来消腻、补充维生素和营养,茶就成了当地人们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喝茶如同吃饭一样重要。
茶叶不仅仅作为饮料存在,并在生活中被当作圣物,被广泛运用,经多年传承和创新,摩梭人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茶俗文化。
1炒油茶
永宁坪的摩梭人用羊板油炒油茶。
先把稻米、茶叶放入锅中,生火翻炒。这一道环节与其他民族的烘烤不同,它是直接翻炒。米和茶散发出香气时,加入羊板油继续炒。羊油融化后,再加人苏麻和盐,最后加水煮3分钟即可。
2油茶汤
摩梭人有句谚语“早上喝碗油茶汤,不用库生开药方;晚上喝碗油茶汤,一天劳累全扫光;一天三碗油茶汤,鸡鸭鱼肉也不香”。做油茶汤,则先将核桃切碎,芝麻舂成粉状,备用。用砂罐烘烤大米和茶叶,待茶叶、米颜色酥黄,发出焦香时,加入羊油、水、盐和核桃粒、芝麻粉,小火慢炖。油茶汤风味独特,香气扑鼻、既醒脑提神,又消渴解酒。油茶,要喝四杯,寓四季平安,福禄寿喜。摩梭人的油茶是茶,也是汤,是食品和饮品,汤品和茶品的结合。
3酥油茶
酥油茶摩梭语为麻丽。打酥油茶时先用土茶罐煨茶,到5分钟时,把3克左右的酥油投入打茶桶内,加上酥油、麻籽等作料,再把煮沸的茶水倒入打茶桶内,用打茶棍上下抽打,待到水乳交融,酥油茶就做好了。酥油茶色泽乳白,香味浓郁,清晨三碗下肚,神清气爽,全身暖和。
4马帮姜茶汤
永宁马帮,白天顶风冒雨赶路,晚上基本在外面支蓬露宿,为祛除一身的疲惫和寒湿,扎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生火煮姜汤茶。用的原料,与汉族的姜汤茶不同,他们以姜片为主料,同时辅以茶叶、黄豆、芝麻和盐,先在糖罐中将黄豆煮熟,然后逐一放入姜片、芝麻、茶叶、盐一起煎煮5分钟,既能暖身饱肚,又能驱寒疗疾。
茶不但在摩梭人的日常生活中,还融入到他们的精神生活里,不同的烹饪方式,在摩梭人的传统社会生活中传情达意,和睦亲友。
青山秀水造就了摩梭人像山一样淳朴、勤劳、勇敢的品格。她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山水树共存。这样一个依于自然、归于自然的民族,用她们的方式,诉说着一种文化——摩梭文化。
快速报名


泛亚新闻
- 【泛亚新闻】昆明医科大学主考云南泛亚专修学院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学点“专本衔接”开班教育暨招生工作圆满结束
- 【泛亚新闻】云南泛亚专修学院自考助学班暨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水海子校区第八届护理学/药学专衔本开班典礼隆重举行
- 【泛亚新闻】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共赢平台——云南德远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树峰一行四人到我院开展业务合作交流与座谈
- 【泛亚新闻】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沈冲院长一行五人莅临云南泛亚专修学院教学检查评估与指导交流
- 【泛亚新闻】云南泛亚专修学院受邀参加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五届继续教育工作会
- 【泛亚新闻】武汉理工大学云南泛亚专修学院学习中心隆重举行2020届网络教育及函授生毕业典礼
- 【泛亚新闻】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
- 【简章】云南师范大学2020年成人高考招生简章(预告)
- 【学院动态】2019年成人高考考前辅导课程开课啦!
- 【新闻】昆明医科大学党委李世碧副书记出席继续教育泛亚学院昆明教学点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